松下在华增长新引擎锚定AI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消费品展区5.1H馆,进博会八届“全勤生”松下现场展示了一台外观典雅、功能颠覆的洗衣机,吸引来大量观众的目光。
这是松下在进博会上首次展出的“全球首创四筒全热泵洗烘护一体机”阿尔法G5。它不仅拥有行业首创的四筒同步洗烘能力,更是一台“会思考”的洗衣机——搭载由76颗智能芯片组成的α-Agent智核中枢,自动识别衣物材质、分析污渍成分,以高智能驱动为四个筒分别匹配最合适的洗烘参数,并开创了12种针对不同衣物的专属洗护程序。
“这台机器代表了松下对智能生活的全新理解。”松下工作人员从机身上取下了α-Watch智控星环,洗衣机四筒的工作状态尽在掌握。基于自然语言交互的α-Chat语音助手,用户简单一句话,即可操控这台机器,随时随地对洗烘护流程进行远程调整。

图:松下四筒全热泵洗烘护一体机阿尔法G5
松下在中国拥有60家法人公司,业务规模占集团全球的24.4%,利润占集团全球的30%。这款产品的亮相,标志着松下这家进入中国47年的日本老牌企业,正在以积极姿态拥抱中国市场。在第八届进博会上,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首次系统性地公布了松下的中国AI战略,提出从用户场景到产业基建“两端赋能”的全新布局。

图: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
在进博会这个全球舞台上,AI被提升至松下中国在华战略的高度。本间哲朗表示,当AI产业蓬勃发展,作为深耕中国的外资企业,松下将紧抓产业机遇。
这一战略的发布,恰逢中国AI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根据中国相关规划,到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超过4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5万亿元。面对这一巨大市场,松下显然不愿错过。
松下的AI战略的核心概括为“两端赋能”:一端聚焦直接服务用户与场景,以搭载AI技术的智能家电、空间、服务及解决方案,将AI能力融入生活、生产场景;另一端深耕AI产业底层支撑,为AI算力关键设备提供核心元器件、关键材料、设备等支持。
“我们既是AI应用的构建者,也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幕后支持者。”本间哲朗概括了松下在AI时代的双重角色。
松下发力AI的底气何来
松下敢于在此时全面发力AI,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其在中国市场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布局。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松下在软件领域已有数十年的技术积淀。松下电器软件开发(大连)有限公司作为集团海外最大研发中心,拥有1050名工程师,专注智能家电、车载系统等领域开发。2024年,该公司营业收入达3.09亿元,展现出强劲的技术商业化能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个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小型语言模型(SLM)在保持高秒级响应速度的同时,实现离线环境稳定运行,彻底解决智能家电的隐私与连接痛点。这一技术突破,为松下AI家电的差异化竞争提供了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松下信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拥有近500人的技术团队,依托百年制造经验,为智能制造、智慧办公等领域提供120余种综合解决方案。该公司不仅服务内部需求,还为百余家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服务,2024财年营收达4亿元,并荣获上海市“跨国地区外资研发中心”认定。
在中国一北一南的两大研发基地构筑了松下在华AI战略的坚实底座。本间哲朗表示:“松下创新成果的取得,正是源于松下在中国拥有强大的本土AI研发力量。”
事实上,松下在AI领域的布局早已悄然展开。在智能制造方面,公司的物流智能动线系统通过场内AI预测模型优化货架布局,结合电子地图与货位数据计算最短拣货路径,使效率提升10%;场外智能匹配箱型车型并生成3D装箱方案,装载效率提升12%。视觉AI解决方案则作为“感知引擎”,通过对生产线上产品的实时视觉检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分类,对产品质量进行全过程检测、设备预测性维护等智能化决策。
这些探索不仅为松下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更验证了AI技术在产业端的应用价值。
目前,松下已将DeepSeek、阿里巴巴通义千问等大模型接入内部系统,覆盖员工的日常工作场景。松下中国的员工“全员AI”,正在使用生成AI平台“坞酷”,应用范围从PPT生成、数字化助手到制作记录、翻译、语音识别等多个领域。未来,松下计划从职能业务的基础AI应用,逐步拓展至更多重点业务领域,实现核心业务场景的深化应用和全面赋能。这种“全员AI”的文化转型,确保松下不仅在产品层面,更在组织运营层面全面拥抱智能化。
“松下将人才视为AI战略落地的核心驱动力。”本间哲朗强调,松下在华的5万名员工中,1万人从事研发工作。
中国消费者为何偏爱AI
在中国市场,AI技术正从“锦上添花”变为“雪中送炭”。中国消费者为什么对AI家电情有独钟?
松下阿尔法G5洗衣机是个典型例子。中国家庭通常面临多元化的洗衣需求:成人外衣与儿童衣物需要分开清洗,高端面料需要专业护理,宠物用品需要单独处理。传统解决方案是购买多台设备或分批次清洗,而阿尔法G5的四筒同步处理能力,将原本需要多次操作的流程压缩至一次性完成。将约5㎡洗衣房浓缩进普通洗烘套装的体积,“一台就是一间洗衣房”,这句产品口号精准击中了中国都市家庭空间有限、时间宝贵的痛点。
松下创新推出的“1+N+X家庭智联空间系统”同样显示出AI带来的智能体验。在厨房场景中,系统可根据冰箱AI摄像头识别食材种类和保鲜状态,自动推荐食谱并联动烤箱、微波炉等设备完成烹饪。用户只需一句话即可激活所需场景,实现从指令控制到空间协同的跨越。75英寸PX600C PRO智能语音电视只要一句“你好松下”即可将房间切换多种功能。游戏房、电影院抑或音乐厅,PX600C PRO都可以一机掌控。这种设备间的智能协同,正好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全屋智能”的期待。行业数据显示,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突破8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
在松下卧室展区,健康空间系统通过智能调控光线、温度与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用户睡眠质量。其健康改善效果清晰可感,深深打动了注重生活品质的中国消费者。

图:第八届进博会松下展台-生活空间
本间哲朗早已发现,中国市场的独特吸引力不仅在于其庞大的规模,更在于中国消费者乐于接受新概念和新技术。他认为,与日本、美国、欧洲等相对保守的市场相比,中国市场在产品颜色、外形、功能等方面的变化更为显著,也更为迅速。这种对新技术的高接受度,使得中国市场往往领先于其他国家,率先接受新技术。
松下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策略也反映了这一特点。例如,搭载IoT技术、可通过手机App操控的松下智能马桶盖,就是率先在中国市场研发并上市的,并且在中国市场大受欢迎,而当时该产品尚未在日本市场亮相。
松下用AI重塑产业格局
在产业端,松下的AI布局同样深入。公司已成为全球AI服务器产业链的关键供应商,其导电性高分子电容器、MEGTRON多层基板材料等产品获市场高度认可,2024年面向AI服务器的电容器销售额翻倍,面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MEGTRON」的销售额增长70%。高精度贴片机因适配度高有效助力客户产能大幅提升;松下还通过提供伺服电机、传感器等关键产品,用来制造AI服务器及其必备的光通信模块等配件,这部分的销售业绩也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
为把握AI服务器等新兴市场机遇,松下正加大电子材料工厂投资布局。2023年9月,松下电子材料(广州)第四工厂投产,投资7.9亿元,投产后总产能提升1.35倍;松下电子材料(苏州)新项目于2024年10月开工,投资6亿元,将建5万平方米智能绿色工厂;松下电子材料(上海)新工厂也已于2025年9月动工,投资1.2亿元,投产后将实现产值翻倍。
这些投资不仅扩大了产能,更完善了区域内半导体材料供应链,为中国AI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从一台会思考的洗衣机,到一个能协同的智能家庭,再到支撑AI产业发展的关键元器件——松下在第八届进博会上展示的,不仅是一系列创新产品,更是一条清晰的AI发展路径。这家老牌企业的AI转型,正好与中国AI产业的发展周期同频共振。
松下一直将进博会定义为全球战略性展会,举集团之力积极应对。松下也在持续借助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实现“展品变商品、商品变爆品、构想变现实”的落地转化。本届进博会上,松下的“两端赋能”的AI战略既是对中国市场的深度承诺,也是对全球AI产业的前瞻布局。
“面向未来,松下还将进一步扩大产能,积极利用中国AI发展成果,持续推动创新。”本间哲朗明确表示。
“关护无界,身心如悦”——松下的品牌承诺在AI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当科技能够理解人的需求,当设备能够预见人的期待,真正的智能生活拉开帷幕。
相关知识
锚定新坐标、八赴进博会,破解百年松下在中国的AI战略密码
松下进博剧透:AI赋能下的“未来之家”与“智慧之城”长这样
松下携多款首发首展新品亮相进博会 创新加持实力种草
德国卡赫全球首发第三代AI智能清洁机器人,引领智能深度清洁新时代
松下将出展第四届进博会 亮点提前看
德国卡赫再赴2021进博之约
Royal Dutch系列新品将在进博会首发登场
酷家乐赋能松伟开启“数字化+智能场景化”照明新时代
展中国设计 秀全球首发 | MUJI无印良品精彩亮相第6届进博会
OSIM傲胜重磅新品进博会首发,揭晓前沿智能按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