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整装 > 2024卓越设计青年 | 孙晶晶:织就时空的诗意——一位极简主义者的科技人文实践

2024卓越设计青年 | 孙晶晶:织就时空的诗意——一位极简主义者的科技人文实践

  由新浪家居和金堂奖全国联盟发起的“2024卓越设计青年”,是设计业界最具传播价值的年度先锋荣誉,由新浪家居与金堂奖联名认证。本期荣膺“2024卓越设计青年”称号的是上海线外空间主理人——孙晶晶。

  作为一位扎根上海的先锋设计师,孙晶晶自幼便显露出对空间美学的敏锐感知——从用废纸盒制作迷你家具的童年游戏,到将老洋房改造成功能复合体的专业实践,她始终坚信“设计是解决问题的艺术”。

以下为访谈实录

 【新浪家居】:您为什么会选择室内设计师这个职业?您擅长的设计风格是哪种呢?

  【孙晶晶】:我从小就对美学和空间有浓厚的兴趣。记得小时候,我会反复调整自己房间的布局,甚至用废纸盒给娃娃做“迷你家具”。这种对创造美好空间的执着,让我在大学时选择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真正入行后,我发现室内设计不仅是美学表达,更是通过空间解决人与空间的关系,这种兼具艺术与功能性的特质让我着迷。  

  至于设计风格,我擅长的是一种“极简主义”。上海作为中西文化交融的窗口,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会用现代简约的线条和低饱和度色调打底,再融入明亮的或者个性的软装,就能表达出空间的不同情绪。比如最近在徐汇滨江的一个项目中,利用木色,蓝色亚克力去做视觉的冲击,打造出既沉稳又有艺术氛围的居住空间。这种风格不是符号堆砌,而是让美学在生活中自然生长。

  【新浪家居】:设计在地文化的体现非常重要,在您工作生活的城市,住宅设计有着怎样比较独特的在地属性?

  【孙晶晶】:一是要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智慧。有些市中心老洋房层高3米但面积仅50㎡,新建楼盘也常见紧凑户型。我们常通过“垂直设计”破局——比如在静安项目中将整面墙做成从玄关柜延伸到顶天书架的复合体,底部藏折叠餐桌,顶部嵌投影幕布,让小空间具备会客、用餐、藏书等7种功能。  

  二是利用石库门肌理的现代化转译语言。去年改造的愚园路历史建筑中,我们保留了黑漆门头、红砖外墙,但内部用可旋转的玻璃隔断替代实体墙,让光影像旧时弄堂一样流动。厨房特意选用水磨石材质,与弄堂地面的颗粒感呼应。  

  三是海派文化的杂糅性。在陆家嘴高端公寓设计中,客户要求同时满足法国丈夫的红酒、上海太太的茶室、美式开放厨房。我们用一道波纹玻璃长廊串联,地面镶嵌大理石拼接的马赛克,既区隔空间又隐喻“十里洋场”的多元融合。

 【新浪家居】:AI技术正在在空间美学创作领域掀起一场全新的革命,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AI如何更好的赋能空间美学设计?在近几年您的设计创作构思当中又有何应用?

  【孙晶晶】:对我而言AI不是对手,而是“超级实习生”。它能1分钟生成上百种材质搭配方案,但最终抉择需要设计师的温度。我们团队已将AI渗透到三个层面:  

  前期洞察:通过分析客户聊天记录中的高频词。有位客户总提到“小时候在崇明岛外婆家”,AI自动标记“藤编”“青砖”“天井”关键词,我们据此在方案中加入仿藤吊灯和下沉式庭院。  

  方案迭代:用Midjourney快速呈现风格意向。最近为外籍客户设计时,输入“ShanghaiArtDeco meets Scandinavian”后,AI生成的灰绿色调与流线型家具启发了最终配色,但我们将冰冷的金属扶手改为手工打磨的竹节造型——这是AI想不到的人文触感。  

  施工优化:开发了基于上海气候的AI模拟系统。在虹口某项目中,系统建议将西侧窗户缩小15%,并结合全年光照数据推算节能效果。我们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可调节百叶,让理性数据与感性体验共存。  

  未来期待AI在文化符号深度学习方面突破,比如识别客户提供的紫砂壶照片后,不仅能推荐同类藏品陈列方式,还能关联苏式花窗纹样应用到屏风设计中,让在地文化的传承更智能。

  【新浪家居】:请问您能否给我们分享一套您的代表作品?并简单跟我们介绍一下这套作品的设计思路呢?

  【孙晶晶】:2024完成的“浮光掠影”旧房改造项目最能体现我的设计哲学。

  业主是第三套房子找我们设计装修了。从第一套的反复对接,磨合,到第二套的半托管,到这一套简单粗暴的“我买了套房子,你来装修吧,要极简风”。我问业主,“你能接受黑色吗”,他说“可以,我就想要黑色”。就是这样简单的交流,接下来就看我们师傅和设计师在现场表演了。 

  我的设计思路围绕“空间的少即是多”的思路展开:  摒弃冗余装饰,保留功能性强的物品,通过留白和简洁线条营造空间感。每一件家具或陈设都应具备实用价值,避免为装饰而装饰。通过比例、对称或不对称的构图达成和谐感,避免杂乱。因为装饰面和材料相对较少,因此对细节的要求很高,我们精细再精细,减少再减少中做设计。

  

  

 【新浪家居】:与东芝空调相识以来,您认为它的哪些性能优势或设计特点吸引您在设计时选用它来完成作品呢?

  【孙晶晶】:东芝空调算是我设计高端项目时的“秘密武器”了,说几个特别打动我的点吧。  去年在静安区改那个17平米的迷你公寓,层高本来捉襟见肘的。结果东芝那个嵌入式室内机薄得跟手机差不多,和新风系统叠着塞进吊顶里,硬生生省出三十多公分。最绝的是,法式雕花顶线一根没拆——业主后来摸着顶线跟我说:"孙老师,我以为要跟这些老物件告别了。"  

  有次在梧桐院项目里,客户撂下话:"要听见弄堂里的蝉鸣”。我们团队跑遍市场,最后锁定东芝的直流变速压缩机。装好测试空调启动,窗外雨滴落在石库门瓦片上的声音反而更清晰,后来才知道,这机器夜间运行声音很小,比老式电风扇还安静。  

  最让我惊艳的是外滩画廊那个案子。画廊老板死活不同意装空调,说会破坏包豪斯风格的金属展柜。结果东芝的侧出风面板定制成哑光青铜色,装完和展柜浑然一体,老板绕着机器转了三圈愣是没找着出风口。更绝的是,有幅十九世纪的木板油画,空调居然能自动调节湿度——现在每次去,老板都开玩笑说这空调是半个艺术品修复师。  

  这些年的经验告诉我,好设备就该像空气一样存在——你看不见它,但处处感受得到它的妥帖。

  【新浪家居】:“2024 卓越设计青年”是新浪家居与金堂奖联合认证、针对青年设计领军人物最具传播价值的年度荣誉。您对获得这一荣誉有何感想?

  【孙晶晶】:这个奖杯捧在手里挺沉的,倒不是重量,是觉得里头装着好多人的期待。  

  去年给自闭症孩子改造"星星小屋"那会儿,孩子妈妈攥着设计图问我:"孙老师,这家真能‘呼吸’吗?"我当时心里直打鼓。直到孩子第一次主动触碰墙面软包上的星月纹理时,我意识到这份荣誉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托付。

   获奖后收到23封年轻设计师的来信,有人问“如何平衡商业性与理想主义”。我正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发《小微空间改造指南》,希望将“螺蛳壳里做道场”的上海经验系统化,让更多新人少走弯路。

  最扎心的是有次路过我们五年前的作品,发现业主自行加装了防盗窗,原本优雅的竖线条立面被切割得支离破碎。这提醒我:真正的好设计应该像江南细雨,既能滋养生活,又允许使用者留下自己的痕迹。

  这奖能够照见设计该有的样子,不是炫技的舞台,而是盛放生活的容器。

  【新浪家居】:您对未来室内设计发展有什么展望?

  【孙晶晶】:未来的设计可能会变成治愈人心的良药。说几个我们正在折腾的事儿吧。我们最近正在参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病房改造项目。通过AI情绪识别+可变色温照明系统,空间能主动响应患者心理状态。当传感器检测到焦虑指数上升时,穹顶会自动投影动态山水画卷,这或许会成为未来的空间处方。  

  材料方面,去年实验性地使用了一种从崇明芦苇提取的生物基板材,不仅碳足迹为负,还能吸收甲醛后“生长”出天然纹路。未来可能会出现“活体墙面”,像苔藓屏风既能净化空气,又可随季节变换色彩。  

  最让我兴奋的是正在开发的“上海记忆数据库”,收录了2000种石库门砖纹、100小时弄堂声景。设计师输入经纬度坐标后,AI会自动生成融合该区域历史文脉的方案。比如在提篮桥区域设计时,系统会建议将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彩窗元素转化为隔断纹理,让集体记忆在私人空间中延续。  

  作为设计师,我们这代人就像裁缝,左手攥着科技的金丝线,右手捻着文化的旧棉布,得给每个时代缝件合身的衣裳。未来的家不该是网红模板复制粘贴,而该是装着记忆的月光宝盒,一推门就能跌进时光里。

——

  设计师用独特的方式描绘生活,是现代化美好人居生活的先驱者,更是推动社会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金堂奖始终站在中国设计前沿,不断创新,以提升中国设计师影响力为使命,致力于成为具有较大行业影响力的中国新一代设计师奖项,不断助力中国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知识

2024卓越设计青年 | 于飞:织就空间诗意的匠人,让传统生长新枝的设计革新者
2022 卓越设计青年 | 陈祥:极简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2022卓越设计青年丨吴旭:设计营造生活的诗意和美好
2024卓越设计青年|赵家喜:设计不止美,在沉稳中构建温柔的空间力量
梓玉装饰设计总监孙柏钊荣获“2023卓越设计青年”称号
“2022卓越设计青年”张简专访
恒洁2024新品发布会:于“时空之旅”中探索多元美好的空间品质
“2022卓越设计青年”张志军专访
福州日立中央空调携手福建省室内装饰装修协会青年设计师分会昱见·设计的N次方
“2022卓越设计青年”单志江专访

网址: 2024卓越设计青年 | 孙晶晶:织就时空的诗意——一位极简主义者的科技人文实践 http://m.jiajuzz.cn/newsview71873.html